不用 AirPods Pro 也有降噪效果,教你开启 iPhone 内建电话降噪功能

我们都知道如果配戴 AirPods Pro 的话,无论是在听音乐、看影片、讲电话都可以开启主动降噪模式,降低周围环境的声音,让 AirPods Pro 传出来的声音更明显、清楚,而且效果非常好,但是如果没有 AirPods Pro 的话,iPhone 其实也内建有电话降噪的功能。

今天这篇文章就要教大家如何开启 iPhone 内建的电话降噪模式,让你在讲电话的时候可以听得更清楚。

本篇内容

iPhone 电话降噪模式开启教学

想要开启 iPhone 内建的讲电话降噪模式,只需要三个步骤就可以完成。

第一步:选择「辅助使用」功能

打开 iPhone 的「设定」App 後,往下滑找到「辅助使用」这项功能。

第二步:选择「音讯/视觉」

在「辅助使用」功能中,往下滑到「听力」这个区块,点击「音讯/视觉」功能。

第三步:开启「电话降噪」

最後在「音讯/视觉」的功能里面,就可以看到一个「电话降噪」的开关,点击右边的开关,让他呈现绿色开启状态,这样就完成 iPohne 内建电话降噪模式的开启步骤。

iPhone 电话降噪模式开启有什麽效果?

当你开启 iPhone 的电话降噪模式以後,接听电话时,iPhone 就会侦测来自对方声音的环境噪音,并且将噪音降低,提高主要人声的音量,这样可以听得更清楚。

iPhone 13 的电话降噪设定

苹果证实 iPhone 13 无法使用电话降噪功能

此外,上述的方法仅限於 iPhone 13 以外的 iPhone,苹果於 2021 年 1 月 15 日向国外的 iPhone 使用者证实了 iPhone 13 不支援上述的电话降噪开启方法。

苹果并没有详细说明为什麽 iPhone 13 不支援电话降噪功能,或许是因为 iPhone 13 有另外支援语音隔离模式,所以才没有在「辅助使用」功能中支援电话降噪,但是因为除了 iPhone 13 以外的机型,也是可以使用「语音隔离」功能,所以目前无法得知这是不是一个 BUG。

iPhone 13 开启电话降噪的替代方案

但如果想要在 iPhone 13 机型上开启电话降噪的话,可以在接听电话的同时,从控制中心往下拉,点选右上角的麦克风模式。

里面就会有「语音隔离」以及「宽广频谱」的选项,选择「语音隔离」就可以让电话另一头的人声听得更加清晰,也是另一种无法在「辅助使用」功能中选择「电话降噪」时的替代方案。

iPhone 开启电话降噪功能:总结

以上所介绍的这 2 个就是 iPhone 13 以及其他款 iPhone 开启电话降噪的方法。除了配戴 AirPods Pro 以外,在没有 AirPods Pro 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利用 iPhone 内建的电话降噪功能让听筒里的声音听得更清楚。

延伸阅读》

  • AirPods 与 AirPods Pro 一边没声音怎麽办?用这 7 个方法帮你解决
  • AirPods Pro「对话增强」模式使用教学,让你听得更清楚别人说什麽
  • AirPods Pro 通透模式听不清楚太小声?教你如何调整通透模式音量

如果想知道更多关於 Apple 的消息、教学、小技巧或是科技新知,欢迎大家点击以下任一 LOGO,追踪我们的 Facebook 粉丝团、加入官方 Line 帐号、订阅 IG 以及 Telegram。

      

 

分享此文:

iPhone 从 YouTube 下载 MP3 音乐,利用捷径脚本就能完美达成

现在不少人都会使用 YouTube 听音乐,但你知道其实可以把 YouTube 的音乐下载当成 MP3 在手机上离线播放吗?今天果仁就要教大家如何用 iPhone 下载 YouTube 的影片成为音乐 MP3 档案储存在手机里。

另外,如果你是想要下载 YouTube 影片的话,也可以参考我们另外写的一篇教学《【2022 最新】iPhone 下载 YouTube 一键完成捷径教学》,里面也是教大家用捷径下载 YouTube 的方法。

iPhone 下载 YouTube 成为 MP3 音乐

第一步:安装 YouTube 下载捷径

想要在 iPhone 上下载 YouTube 当成 MP3 音乐的话,有几个前置作业必须要先准备好,包含了:

👉 iPhone「捷径」 App 下载:请点此
👉 iPhone「Scriptabel」App 下载:请点此
👉 iPhone 下载 YouTube 捷径脚本:请点此 (此捷径脚本由 @Mncfre 所制作)

以上三个都必须要准备才可以从 YouTube 中把影片下载来当成 MP3 音乐档,尤其是第 2 个很多人会忘记安装,要特别注意。

点选上面的捷径脚本下载连结後,将「YouTube 影片一键下载」捷径脚本加入 iPhone 里面。

因为版本的关系,所以有些网友可能会在操作的时候出现错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建议下载旧的版本来使用,整个操作的流程与方法会是一样的。

👉 iPhone 一键下载 Youtube 影片还可以转成 MP3,捷径脚本帮你完成 ( 2021版 )

第二步:开启 iCloud 云碟

因为利用 iPhone 捷径把 YouTube 音乐 MP3 档案下载下来以後,会放在「档案」App →「ShortCuts」→「JAYD」的资料夹里,所以务必要把 iCloud 云碟功能开启,否则在捷径执行过程中会出现错误。

第三步:下载 YouTube 影片

再来就是从 YouTube App 中,找到你想要的音乐,MV 也可以,因为刚才加入的「YouTube 一件下载」捷径脚本会帮你把音乐的部分抓出来。

然後我们直接在影片下方的「分享」功能选单中,滑到最右边点选「显示更多的内容」。

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分享」画面,往下滑找到刚才加入的「YouTube 影片一键下载」这个捷径脚本,并点击开始执行。

在捷径脚本第一次执行的时候,会有一些允许授权的邀请,这边可以都选择「允许」就能够继续了,如果不允许的话则会直接停止 iPhone 下载 MP3 音乐捷径脚本的执行。

第四步:选择下载 MP3 音乐

因为这个捷径脚本也同时可以下载 YouTube 的影片档,但我们这里要使用的是他的音乐 MP3 下载功能,所以当出现询问你要下载「Video」或是「Audio」的时候,我们选择下方的「Audio」就可以把 MP3 音乐档下载到 iPhone 的「档案」App 里面。

第五步:查看下载好的 MP3 音乐档

最後我们就可以去「档案」App 中,找到 iCloud 云碟里面的「ShortCut」→「JAYD」资料夹,刚才下载的 YouTube 音乐 MP3 档案就会放在这里。

iPhone 下载 YouTube 成为 MP3 音乐:总结

以上就是这次要教大家利用 iPhone 的捷径脚本下载 YouTube 影片并且直接转成音乐 MP3 的方法,只要利用捷径脚本就可以直接从 YouTube 的 App 中取得,而且不用另外再转档,相当的快速方便,而且同一个脚本还可以拿来下载影片档案,可以说是一鱼两吃的好工具。

延伸阅读》

  • 【2022】实测可用,下载 YouTube 影片的 6 个工具网站
  • 6 个看 YouTube 更方便的「隐藏小技巧」和好用快捷键
  • Language Reactor 把 YouTube 和 Netflix 影片字幕完整显示还能即时翻译
  • YouTube 也推出电影租借服务了!租借流程很简单
  • YouTube Premium 怎麽买最便宜!用一招让你大方享受无广告 YouTube 影片

如果想知道更多关於 Apple 的消息、教学、小技巧或是科技新知,欢迎大家点击以下任一 LOGO,追踪我们的 Facebook 粉丝团、加入官方 Line 帐号、订阅 IG 以及 Telegram。

      

 

 

 

 

 

分享此文:

2022年数位行销 3 大趋势预测/EDM重返荣耀?「围墙花园」又是什麽?

Image Source:Facebook

文/TenMax Tobey

挥别跌宕起伏的 2021 年,时序已堂堂进入了 2022 年。迎战全新的 365 天,数位世界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TenMax 监往知来,为你整理三大广告科技注目主题,快来看看吧:

隐私至上!第一方数据将主宰行销行业

自从 2020 年初,Google 宣布阶段性淘汰第三方 Cookie 後,业界关於隐私保护、饼乾替代方案的讨论声浪不断,成为这两年数位广告市场的焦点话题。2020 年,不论是广告商、发布商或是广告主,无不处在焦虑、探索的阶段,经过将近两年的时间,数位广告生态圈已逐渐发展出应对的方案(如:UID 2.0),新的产业热点也应运而生:

数据即金钱,各家启动「围墙花园」变现机制

围墙花园(Walled Garden)最原始的定义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封闭平台),其中所有的规则都由生态系统的营运商来控制。」後来普遍用以形容 Google、Facebook、Amazon 等科技巨头的广告平台战略。具体来说,当平台可以发展出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广告联播网,即已达到围墙花园的级别:

  1. DMP(Data Management Platform)当中的受众锁定依据,源自於自家平台拥有的第一方数据;

  2. DSP(Demand-Side Platform)可以将广告投放至选定的版位(包含自家及合作的第三方平台);

  3. DCO(Dynamic Creative Optimization)可以完成广告的客制化设计,并提供广告托管功能。

Image Source:TenMax

这两年,建构自家的围墙花园成为了 Cookie 替代方案当中的一个选项,然而,围墙花园需要强大的资料力、技术力与业务力才能实现,对於小型发布商与企业来说相对困难;反过来说,拥有规模经济的企业则手握优势,例如:

  • 新零售巨头

大型零售商开始从贩售产品,走向运用客户资料发展广告业务,从「门店变现」过渡为「顾客变现」。其实,Target 和 Amazon 早在 2017 年即先锋前行,发展自家的零售媒体联播网(Retail Media Network, RMN);快转至第三方 Cookie 行将就木的 2020 年,各大零售商惊觉自己手握的大量会员资料与交易数据,将是补位数位广告界空缺的无上法宝。此後,美国零售商如沃尔玛、艾伯森、劳氏公司也加入了战局;这股风潮由北美向外扩展,欧洲量贩霸主家乐福、英国最大零售商 Tesco、新加坡超市集团 FairPrice 都在 2021 年纷纷推出了自家的广告产品。

Image Source:TenMax

可预期,2022 年,将有愈来愈多的大型零售商启动广告业务的部署,向外寻求与广告科技公司合作结盟,由外部提供广告系统建构的技术与资源,例如家乐福与 Criteo 携手、Tesco 与 dunnhumby 共行等,显示有能力为零售商建构一套完整广告投放系统的科技公司,在零售媒体扩展版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随着第一方数据成为优势的行销依据,广告主也势必会在不远的未来,将零售媒体纳入广告预算投入的平台之一。

  • 超级 APP

除了拥有大量线上、线下通路的零售媒体之外,将多样化服务项目融入单一应用程式的「超级 APP」,同样可以利用自家平台的消费者数据,发展广告业务。例如马来西亚 Grab、印尼 Gojek,即是集食衣住行於一身的国民 APP,不论是线上订餐、叫车共乘、看剧、订票、预约美甲与按摩等服务,都可以在 APP 中一键完成。多元的服务类型,完整勾画使用者的生活习惯与偏好,无疑是投放广告的利器,例如:印尼 Gojek 便於 2021 年与 TenMax 合作开发广告系统,将 Gojek 平台中破亿活跃用户的数据洞察,转化为广告精准投放的利器。可预期,2022 年,各大超级 APP 也将向 RMN 看齐,携手广告科技公司,实现数据变现的新未来。

Image Source:TenMax

而在零售商与超级 APP 外,联网电视(Connected TV, CTV)也是未来值得关注的围墙花园热点,当用户使用 CTV 时,必须以 email 等资料登入 OTT 串流影音平台,并且在选片的过程中,透露出自身的兴趣与喜好,具备广告投放的广大潜力。自 2020 年起,CTV 广告收入持续攀人,幅度惊人;2021 年,YouTube 影音广告推出 CTV 版位、TikTok 也开始布局 CTV,尝试将应用程式引入欧美的智慧电视。新的一年,CTV 广告发展值得密切关注。

内容有价,发布商专注发展值得订阅的内容

小型的发布商也正在思索,如何在第三方 Cookie 消失後,持续记录网站访客的足迹。不少媒体开始推出「会员制」,主打登入会员之後可以解锁更多的文章限额、储存文章、发表言论等,以收集第一方数据;抑或是放弃了广告业务,转向发展收入固定的「付费订阅制」。

不论是吸引读者留下资料或是朝订阅制前行,媒体势必要发展更多优质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媒体正持续发展符合时代潮流与受众需求的内容,例如,近两年声音媒体正夯,《报导者》、《数位时代》等媒体便开启了自家的 Podcast 节目;影音内容流行,《关键评论网》、《镜周刊》等则积极发展影音单元。放眼 2022 年,TikTok 带起的短影音风潮、Meta 提出的虚拟愿景,是否可能融入媒体内容策略,值得关注。

新客获取成本提高,旧客留存与加值成关键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品牌加入数位行销市场,竞争激烈使得广告竞价成本提高;另一方面,隐私政策收紧,使得追踪失准、广告成效下跌——双面夹攻,广告主不禁要仰天长叹:「唉,这年头下广告吸新客,真的好难!」这样的趋势下,旧客留存与加值更显重要。数据指出,70% 企业同意,经营旧客的成本远低於初始获客的成本;另一方面,八二法则也适用在拉新、留存的策略中,80% 的业绩大多来自於 20% 的客户。展望 2022 年,以下趋势将在市场持续发生:

「一对一行销」重返荣耀

新客获取,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大量投放广告、经营社群平台接触潜在顾客;至於维系旧客关系,则较偏向使用「一对一行销」的手段。当客户已经留下 Email、联络电话,加入会员等;甚或是已有购买纪录,留下交易的资料,品牌即可利用以上的数据,强化寄送 EDM、简讯的个人化策略。据富比世报导指出,电子邮件这类传统的行销手段,已重返荣耀,成为未来行销活动中最重要的管道。

欧美知名电子邮件行销平台 Litmus 的 CMO 认为,Email 的优势在於:个性化、自动化和隐私性。消费者愈来愈期待专属、私密的沟通讯息;对行销人而言,电子邮件的成效则比其他多管道的行销手段更加一目了然。2022 年,电邮行销策略的重要性将提升,针对不同的受众,发送不同的客制化讯息(如:姓名、招呼语、提供的优惠资讯等)、加入 GIF、创意元素,融入 RWD(Responsive Web Design)响应式设计等,都是值得优化的方向;此外,近年来「AMP Email」也是电邮行销的热点,指的是收件者可以直接在 Email 中完成页面跳转、回覆讯息、填写问卷、查看商品库存等动作,提升受众与行销内容互动的意愿。

Image Source:TenMax

MarTech 自动化工具成热门

一对一行销重视客制化,这⋯⋯岂不代表着投入行销的人力成本与时间也将攀高?事实上,近年来 MarTech 行销科技发展逐渐成熟,可协助进行资料分析、受众分群,以及自动化的行销内容推播,有助於节省人力,并达成精准行销。谈到 MarTech,大家最常接触的,即是像 Mailchimp 这类协助排程发布 EDM 的平台;抑或是粉丝团、官网经常使用的 Chatbot 对话机器人。除了上述初阶的入门工具外,近期亦有许多新兴的数据解决方案问世,「顾客资料平台(Customer Data Platform, CDP)」即是一例。

CDP 可以整合客户散落在线上、线下的各类数据,进行识别的统合,建立单一的顾客视;另一方面,CDP 可以帮每一位客户贴上特定的标签,根据标签来分群各类的受众,供不同的行销活动与目标使用;最後,更可以在平台上完成「管道自动化」与「内容自动化」的工作。简而言之,CDP 可以帮助品牌完整追踪单一消费者的购物历程、迅速整理消费者洞察以拟定行销策略,并针对特定类型受众进行精准行销。

Image Source:TenMax

CDP 这项行销利器,在 2018 年逐步加入市场,并在这几年迅速窜红、成为行销宠儿,包含 Adobe、Salesforce、Oracle、Treasure Data 的国际大厂皆推出了自家的 CDP 产品。可以预期,在第一方数据与旧客留存愈来愈关键的年代,CDP 将成为愈来愈普遍的行销工具。

广告成效衡量,迎来技术革新与新标准

随着 Google、Apple 等科技巨头祭出隐私政策,不仅广告锁定与追踪受到影响,成效衡量的归因系统也受到了动摇;另一方面,前述提及的 CTV、零售媒体等新兴的广告类型横空出世,成为未来十年的数位行销新热点,也势必要建构出一套体系内的广告成效衡量系统。综合以上两点,数位广告科技行业将迎来归因技术的革新,并确立统一的标准:

隐私政策限制数据追踪,传统归因系统遭遇挑战

今年 4 月底,iOS 14 隐私新政正式上路,大幅限制了应用程式商搜集用户数据的能力。简单来说,当 iOS 用户升级至 14 以上版本後,打开应用程式时,APP 依规定必须跳出视窗通知,询问用户是否同意共享数据;若否,APP 端即无法像过往一样,追踪用户在装置中的行为,而仅能透过苹果的 SKAdNetwork 2.0 所回传的数据,作为广告归因的资料源。

对此,冲击最大的非 Facebook 莫属。早在 iOS 14 实施前,Facebook 即已对归因系统作出调整,将最长的归因期间从 28 天缩短为 7 天,同时限制可追踪的事件数量;iOS 14 实施後,Facebook 进而推出转换归因模型,从「同意数据共享的 iOS 14 用户」数据推估出整体的广告成效。然而,种种的尝试都无法抹灭 Facebook 归因围墙花园正在崩坏的事实,除了必须依赖苹果 SKAdNetwork 之外,Facebook 於 2021 年 11 月起,进一步在 Android 装置上采用了 Google Play Install Referrer 的归因数据源,等同宣告自己在归因技术上「认输了」。

Image Source:Facebook

苹果运用作业系统的优势,重击 Facebook 的成效衡量系统外,整体广告市场也受到第三方 Cookie 退场的影响,未来想做到跨平台、跨装置,更是难上加难。其中,防疫有功的「电信数据」,成为时下最具潜力的解决方案之一。人手一机的时代,只要手机开机,电信业者就能透过基地台侦测手机电磁讯号,网罗符合特定时空条件的手机号码,循线找到目标用户,不失为成效追踪的解方之一。

CTV、RMN 等新兴媒体兴起,需建立新的成效衡量标准

串流影音服务的流行,撼动了娱乐产业,也为数位广告市场注入新活水,CTV 广告支出以年增 60% 的涨幅急速成长,归功於程序化购买的锁定技术与效率,全球行销人员也预期,未来 CTV 广告预算将以年增率 20-40% 增长。

Image Source:TenMax

CTV 前景看似乐观,然而,其中隐藏成效衡量的巨大挑战。传统桌、手机惯用的测量工具,如 JavaScript 和 SDKs ,目前在 CTV 广告环境中尚无法充分运作,又 CTV 经常会是多人同时观看的场景,并不适合过去数位广告的量测方式;更甚是,CTV 的程序化采购尚未成熟,亦缺乏「标准化的衡量基准」。因此,负责制定行业标准的美国互动广告协会(IAB),积极促进产业链中的各方合作,推动拥有第三方验证供应商可以集成的通用介面或 SDK;或要求设备方授权访问相关资料,侦测电视是否在萤幕关闭时播放广告等等,试解决授权、验证上之难题。

相比之下,同为新兴媒体,零售媒体的归因机制则可靠许多,零售商自拥独立的围墙花园,且有足够资本向外寻求技术资源;又因产业优势,零售媒体广告与销售点十分接近,相较於其他媒体,转换的成效衡量机制更加清晰。

Image Source:TenMax

放眼 2022 年,建议广告主将预算投入新兴媒体的同时,也必须将成效衡量的完整性与有效性纳入考量。

总结而言,数位行销行业正处在变革、求新的阶段。展望 2022 年,行销人势必要投入更多的心力在搜集与应用第一方数据,尝试具有时代优势的新兴媒体,并且善用 MarTech 达成行销的精准度与效率。

教你取消 LINE 提醒通知显示大头贴和讯息内容,保护隐私靠这招

LINE 在不久前推出了更新,让使用者可以在 iPhone 锁定画面以及推播提醒通知上看到传讯息者的大头贴,同时也显示讯息内容,但如果今天想要关闭 LINE 的提醒通知大头贴或是讯息内容的话该怎麽关闭呢?

今天果仁的文章就要教大家如何把 LINE 提醒通知的大头贴以及讯息内容隐藏起来。

LINE 通知大头贴与讯息内容隐藏教学

如果想要把 LINE 通知的大头贴以及讯息内容隐藏起来,可以直接在 LINE 的设定功能中进行设定。设定完以後就可以在以下两个情况下隐藏 LINE 提醒的大头照以及讯息内容:

  1. 解锁画面的 LINE 通知
  2. 一般使用时,iPhone 顶部的 LINE 推播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如何关闭 LINE 提醒通知显示的大头照以及讯息内容。

开启 LINE App 後,点选右上角的齿轮符号。

往下滑,找到 LINE 设定功能中的「提醒」选项,点进去。

在「提醒」选项中,把「显示个人图片」以及「显示缩图」关闭。

这样子当你收到对方传来的讯息时,就不会暴露讯息传送者的照片以及讯息内容了。

即便是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也只会看到有 LINE 的提示,不会显示内容与传讯者的照片。

锁定 iPhone 时也可以隐藏 LINE 通知讯息内容

除了 LINE 本身可以设定以外,在 iPhone 上也可以设定把 LINE 通知显示的讯息内容隐藏起来,不让其他人看到,不过这部分能够隐藏的就只有在锁定画面上的通知内容,如果你已经进到主画面的话,还是要利用上面教的方法,直接在 LINE 中设定。

如果想要在 iPhone 中设定 LINE App 在解锁画面时,收到讯息不会显示内容的话,可以前往「设定」App,然後选择「通知」这个选项,将「显示预览」设定为「解锁时」或「永不」,这样就能够隐藏解锁画面时收到 LINE 通知上的讯息内容。

这个部分设定的隐藏层级高於 LINE 本身的设定,所以如果你在 LINE 中有选择显示讯息内容,但是在这边是设定成不显示的话,那最终收到 LINE 讯息通知时,也依然不会显示讯息内容,但是会显示传讯者的大头照。

LINE 通知隐藏大头照与文字内容:总结

以上就是这次要教大家,如果把 LINE 通知大头照隐藏的方法,而且除了隐藏大头照以外,就连收到的文字讯息也可以隐藏起来,不会随便被人看到,这样就不用担心手机借别人的时候,LINE 收到讯息的推播内容被别人看光光了,对於隐私的保护相当好用。

延伸阅读》

  • LINE 通知如何暂停提醒?教你 2 个步骤快速停用 LINE 通知
  • LINE 通话中断、打电话自动断掉的 5 个解决办法看这里
  • LINE 匿名截图小技巧!截图完不用再自己手动打马赛克

如果想知道更多关於 Apple 的消息、教学、小技巧或是科技新知,欢迎大家点击以下任一 LOGO,追踪我们的 Facebook 粉丝团、加入官方 Line 帐号、订阅 IG 以及 Telegram。

      

 

分享此文:

PS5 元件缺料打乱 Sony 主机过渡期规画,传 Sony 乾脆增产 PS4 到 2022 年底

虽然 PlayStation 5 推出後,由於系统具备与 PlayStation 4 的向下相容性,依照 Sony 的计画应该可以慢慢将PS4 退市并全力冲刺 PS5 ,只不过天算不如人算,纵使 PS5 的初期销售表现出色,但市场上仍一机难求,其中另 Sony 头痛的莫过於零组件缺货导致无法扩大产能;根据彭博社的报导指称,由於 PS5 缺料难以扩产, Sony 索性打乱原本规画加码生产 PS4 到 2022 年底。

根据报导指出, Sony 虽未讲明 PS4 何时退市,但先前曾透露将在 2021 年底停止生产 PS4 ,不过由於一场疫情加上零组件短缺导致 PS5 产能无法提升, Sony 只能默默调整计画,据称 Sony 今年将再生产 100 万台 PS4 ,除了稳定市场主机供货以外,亦可维持与代工厂的友好关系。

▲ PS5 缺的零组件并非只有高价的处理器与储存,包括电源 IC 、音效 IC 与无线 IC 的短缺等便宜但重要的零组件才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PS5 无法扩大产能并非 AMD 客制化处理器单方面的问题,当前的电子零组件短缺影响的层面远比想像复杂,包括音讯、电源、无线晶片等便宜的零件也同样缺的一蹋糊涂,现在晶片难求已经是提高采购成本也不见得拿的到的情况,同时由於疫情导致货运成本提高也同样导致整体成本上升。

DeFi是什麽?去中心化金融如何能让存款利率翻倍?沿革与展望一次看懂

Image Source:Ethereum

文/张凯君

DeFi可说是近来加密货币领域最热门的关键字之一,也是在公有区块链上,开发出来的金融应用程式。相较於传统金融服务,DeFi有透明灵活的特性;但随着DeFi的进展,也会不断出现法律与监管议题的新挑战,不可不慎。

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 DeFi)问世迄今时日尚短,目前恐怕还找不到精确的定义。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泛指所有在区块链上执行的金融服务。这些金融服务包括存贷、保险、资产交易等,且随时间展延而种类越趋多元,共同特点是:理论上不存在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角色,一切服务流程都凭藉电脑程式码控管。DeFi存活在传统金融体系的平行宇宙,整个DeFi生态圈构成了没有金融机构的金融业。

区块链+智能合约 如虎添翼

话说从头,DeFi最早的星星之火,是由身世成谜的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点燃的。2009刚开年,金融风暴余威犹存,中本聪一手打造的比特币区块链就在春寒料峭中开始运行。这是第一个DeFi的典型案例,首次达成去中心化架构下「价值」的安全交换,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支付工具,连没有银行帐户的人都可以使用。

2014年,对区块链满怀梦想与热情、年方弱冠的加拿大籍俄裔青年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站上中本聪的肩膀。他依据自己前一年撰拟的白皮书,在一群同好的合作支持下创立「以太坊」(Etherum),并且利用也许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初次代币发行」(ICO)筹措到发展资金。ICO本身就具有去中心化金融的特质,因为过去新创企业要募集资金,只能依赖创投公司,一般人对新创企业则苦无投资管道,现在ICO却能让基於区块链的科技新创业者直接与投资大众对接。

以太坊与比特币区块链两者间最容易辨识的差异之一,就是以太坊可部署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而比特币区块链没有这个功能。智能合约是一组电脑化的交易协议,也就是由程式码以各种条件判断陈述,直接控制数位资产或业务流程,指示机器在不同情况发生时给予恰当的反应。智能合约概念的提出时间甚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也就是布特林出生的那一年,只是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沉寂20年後人们才意识到,区块链搭配智能合约可谓如虎添翼,相得益彰。因为智能合约就是储存於区块链的应用程式,可让区块链上自动执行的交易种类更为多样,交易过程更为透明;而合约程式储存於区块链,难以窜改,亦可有效提升交易信任度。

Image Source:unsplash

略去金融中介机构 效率更高

有些人称呼以太坊为「比特币2.0」,但布特林心中勾勒的想望远不止此,他的目标是让以太坊成为一部「世界电脑」。具体而言,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区块链平台,全球的开发者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各种类型不限功能的应用程式,创建新产品。而且为了利於用户与应用程式的互动,以太坊特地将某些常见的使用案例(Use Cases)加以标准化。例如ERC-20,也就是「代币标准」,任何开发者想在以太坊上部署代币时,都能直接将ERC-20当成模板。具备如此优渥的开发环境,以太坊自然成为开展DeFi的应许之地。

相较於传统金融服务,DeFi有什麽特别的吸引力呢?略去金融中介机构的做法,原则上会使交易费用更低,效率更高。以存贷为例,存款者可以在帐户中存入加密货币并赚取利息,但利率可能是传统银行的数倍到数十倍。当然如此高收益伴随潜藏的代价,例如DeFi的帐户不会有存款保险,应用程式也不会保留存款准备金,存款人有可能因网路攻击、极端市场条件或其他营运、技术方面的失误而蒙受损失。

这里有一个着名的案例。Slock.it是以太坊起步之初颇受瞩目的一个专案,这个专案在筹资时尝试了不同的做法:建立一个分散式自治组织(或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名称就叫The DAO,并发行DAO代币,用来换取以太币。DAO代币持有者可以针对换得的以太币如何使用来提案(例如原本的专案Slock.it就是众多提案之一),并享有投票权与所有权,权利按每人持有的代币比例而定。如果有人不同意某个被通过的提案,他有权撤回属於自己的资金,方法是启动「分割」(Split)功能,创立一个新的「子」DAO,把自己有权动用的以太币都移进去。在这种运作方式下,The DAO就像一个去中心化的创投基金,注资、红利及分配全由智能合约处理。

Image Source:unsplash

法律与监管议题 层出不穷

2016年5月,为期4周的ICO募得1,200万枚以太币,当时价值相当於1.5亿美元,事情看来相当顺利。不料,接下来还没撑满1个月,就在6月17日,身分不明的参与者逮到了智能合约程式码的漏洞并发起攻击。这个漏洞存在於分割DAO的程式码中,有「递回呼叫」的问题:用户可反覆呼叫合约,呼叫结束前帐户余额不会更新。於是攻击者藉由与智能合约的互动不断抽取资金,被阻止时已转出价值5,500万美元的以太币。注意到攻击者并没有窜改智能合约(事实上他也办不到),而是利用合约程式本身不够周延来攫取不当利益。这起事件除了显示无论电脑科技如何进步,终究改变不了人性的贪婪之外,也提醒我们,随着DeFi的进展,会不断出现法律与监管议题的新挑战。

除了上述的顾虑外,承担DeFi体系中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与价值储存功能的是加密货币,因而加密货币的币值波动剧烈形成另一个隐忧,这恰好就是稳定币(Stablecoin)登场的时机。稳定币是币值锚定稳定资产(例如美元)价格的加密货币,目前钉住美元的稳定币中,流通量最高的是Tether币(USDT),由民间机构Tether Limited发行。为了让Tether币与美元维持1:1的兑换关系,每发行1元Tether币,必须有1美元等值的储备资金加以支撑。Tether币建立在Omni Layer平台,这个平台又架构於比特币区块链上。不过Tether币是中心化的加密货币,未来也没有打算去中心化的迹象,而且Tether币背後是否真有足额准备也不时受到质疑。

Image Source:unsplash

透明度与重组创造 令人激赏

以以太坊为基础的稳定币Dai币则不太一样。Dai币自2017年开始发行,目标锚定1美元。发行初期由分散式自治组织Maker DAO下设的Maker基金会管理,其名称来自於中文「贷」的音译,因为Maker DAO提供借贷服务。Maker DAO另有原生代币MKR币,除了可表彰治理的权力,也用来支付贷款利息。当Dai币的价格低於1美元时,MakerDAO就提高Dai币的贷款利率,促使用户归还Dai币并予以注销。供给量的减少理论上将让Dai币价格走高。同理,如果Dai币价格高於1美元,则反其道而行。其原理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颇为类似。日後当Maker基金会评估已完成推动组织稳定运作的阶段性任务後,就会自行解散,让管理权回归Maker DAO社群,也就是所有MKR币的持有者,让Maker DAO成为真正名符其实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eFi不乏令人欣赏的特性,首先是透明度。不只链上的智能合约程式码可供分析,所有交易资料也都是公开的。相较於传统金融体系,众多数据往往分散在大量资料库中,其中有些甚至根本无法使用。如果真遇到危机发生,DeFi的透明度将有助於更快掌握事件成因或预测後果。其次,DeFi协议常被比拟为积木。任何两个或多个协议都可能经由重组创造出全新的东西,早先创建的协议也可轻易为其他智能合约所用。这种灵活度让开发新种业务变得更有弹性。

若从整体社会福祉的角度观之,DeFi备受期待的优点,首推促进普惠金融。现实中金融服务的化外之民并不少,有些人没有银行帐户也没有信用卡;有些人虽有银行帐户,但需财孔急时,在银行却借不到钱。例如根据台湾金融研训院2020年发布的全民金融调查,国人有19.5%无法在1周内筹到新台币10万元。DeFi不同,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DeFi协议,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相对不高,几乎不存在因身分造成的差别待遇,因此,若能有完善的消费者保护机制为基础,DeFi可望建立一个真正开放且触及率更高的金融体系。(本文作者为台湾金融研训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邀请码抢起来!社群电商POPCHILL拍拍圈上线:时尚版IG有什麽魅力?

Image Source:POPCHILL 拍拍圈

文/程倚华

在今天(11),创业家兄弟共同创始人郭家齐、廖家欣在去年6月离开创业家兄弟之後,开始筹备的时尚社群电商平台拍拍圈PopChill,正式宣布开放下载。

PopChill站上整合社群平台式的浏览介面,同时结合电商功能,让C2C卖家可以在平台上展示穿衣风格、销售二手服饰商品,并且在初期采「邀请制」,必须要有邀请码才能够免费注册帐号。且上传商品不需要上架费,仅会在成交後收取手续费。

从2007年创立第一个网站地日记到今天的PopChill,已经是两人参与创办的第24个网站。「我们创业初期的经验主要在社群,像是地日记,近几年主要是电商,这次创业是2个应用在一起,我觉得台面上还没有这样的团队」。郭家齐这样指出团队在市场上的优势。

PopChill初步上线时,锁定在Z世代(24岁以下)女性消费者的服饰品类垂直电商市场,「未来也可能走到男性、母婴族群,但依然会聚焦在服饰商品。」他说,在未来一年,期许能够达到3~5亿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网站成交金额)市场规模,下一步更打算把服务推广到东南亚市场。

▲PopChill拍拍圈App首页呈现类似社群平台,创造电商逛街新体验。

Image Source:POPCHILL 拍拍圈 

▲全球二手交易市场规模在2019年约70亿美金,到了2029年将成长到440亿美金。

Image Source:程倚华摄影

Z世代环保概念兴起,2029年二手衣市场将超越快时尚

根据研究单位TredUp在2020年发布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全球二手交易市场规模在2019年约70亿美金,到了2029年将成长到440亿美金,将超越到时候的快时尚产业规模。

「这个快速增幅来自Z世代崛起,他们喜欢好东西、但预算比较紧,同时也有比较强的环保意识,」郭家齐分析。近年来,市场对於快时尚产业的观念翻转,认为大量生产、压低售价的商品策略冲击环境,因此年轻消费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二手市场。

聚焦台湾市场来看,郭家齐认为,二手拍卖市场同样具有潜力。根据Carousell旋转拍卖发表的「C2C二手拍卖市场调查」看来,在台湾,有83%受访者表示有过二手商品拍卖经验、90%有二手商品出清需求。

同时,他也认为对於服饰市场来说,Z世代消费者更在意KOL的资讯,社群经营更显重要。因此,PopChill站上结合了社群与电商的模式,打开PopChill的App首页,就能看到台湾各地女生衣橱内服饰鞋包配件的美,且呈现方式类似Instagram的大,提供「逛街」的新体验。这样的设定,也可以让卖家充展现个人衣橱风格和时尚品味。也可以透过追踪、拍手、爱心这样的社群功能,与潜在买家互动,进而完成交易。

PopChill增长策略总监留湘说明,以B2C、B2B2C的电商平台初期经营来说,会在开站前先经营卖家、商品,接着等待开站专心经营买家,但是像是PopChill这样的C2C平台上,卖家期待看到买家、商机才愿意经营,买家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商品。「这是我们初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开站前PopChill先找来一群开站卖家,并且以「邀请制」的方式经营第一批使用者。「初期希望找到他们身边类似的族群,让这个市场、社群转动起来之後,再对大众开放。」

展望未来,郭家齐指出,当然成交金额是电商平台的重要绩效目标,但评断PopChill成绩的第一个指标是互动,「我们的假设是先有黏着度,才会有转单,这两个指标对我们来说并重」。

Image Source:POPCHILL 拍拍圈

AppWorks领投完成Pre-A轮募资,郭家齐:将用於验证商业模式

PopChill也在今日宣布完成Pre-A轮募资。本轮由AppWorks(之初加速器)领投,主要投资者还包括中信创投、活水影响力投资、台湾文创天使投资基金。本轮投资金额为6150万新台币,加计本轮之前即已投入的4000万新台币种子资金。

郭家齐指出,PopChill为国内少数网路新创公司,产品尚未上线,就获得创投青睐,累积募资金额超过新台币1亿元。而本轮资金将用於验证商业模式及扩展台湾市场。

他也观察,时尚拍卖平台在美国、欧洲比较兴盛,但是在东南亚依然是个市场缺口,因此未来也计画往东南亚发展。而AppWorks经营东南亚多年,当地具有相当资源。「我们(PopChill)作为垂直电商,急需跨海、走出去,台湾的市场规模会不够大,他(AppWorks)会对我们很有助益」。

Gmail 的 Widget 小工具,直接在 iPhone 桌面就能收信

Google 在近日更新了旗下 iOS 的 Gmail App,虽然 Google 在更新说明中并没有提到,但是在这次的更新中,Google 替 Gmail 加入了好用的 Widget 桌面小工具功能。

在 iPhone 主画面就能看到 Gmail 最新邮件

如果想要在 iPhone 主画面加入 Gmail 的 Widget 小工具,你必须要先下载 Google 推出的 Gmail App,或是将 Gmail App 更新到最新版本。 

然後长按 iPhone 主画面的任一处,进入主画面编辑模式,点选左上角的「+」。

在这里有非常多的 Widget 小工具可以选择,找到 Gmail 的 Widget 工具。

点击後,里面有两种版本可以选择,一个会显示最新的前三封信件,另一个则是能让你搜寻 Gmail 的信件以及显示有多少未读信件。

选择任意一个後,将它拖曳到桌面想要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在 iPhone 的主画面面上,直接看到最新的信件是什麽了。

更换显示不同帐号下的 Gmail 内容

如果你有两三个以上的 Gmail 帐号,长按 iPhone 主画面上的 Gmail Widget 小工具後,选择「编辑小工具」的选项。

就会让你选择是要使用哪一个 Gmail 帐号。

不过前提是你必须在 Gmail App 中将这些不同的帐号加入,点选右上角的大头照後,选择「新增其他帐户」。你就可以把不同的电子信箱帐号加入到 Gmail 中。

之後回到 iPhone 主画面後,在 Widget 小工具选单的「编辑小工具」功能里,就可以选择在 iPhone 主画面上显示不同帐号的信件内容,像是下图左右两边就是分别显示了不同 Gmail 帐号最新信件。

同时在 iPhone 桌面显示多个 Gmail 帐号的最新信件

如果你有两个以上的 Gmail 信箱,就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在 iPhone 上同时拖拉出两个以上的 Gmail 小工具,然後个别显示不同帐号的信件内容,这样你甚至不用登入 Gmail、不需要切换帐号就可以知道最新的信件有哪些。

不过缺点就是目前能够显示的只有前三封信件,但至少可以一眼就先知道有什麽新的信件就是了。

iPhone 桌面的 Gmail Widget 小工具:总结

过去的 Gmail Widget 小工具仅有提供搜寻、写信以及显示未读信件有几封的功能,而这次加入了新版本 Gmail Widget 小工具,让使用者可以在 iPhone 的桌面上就能够看目前最新的三封信,对於偶尔会定期登入 Gmail 的人而言,算是相当好用,省去了开网页、开 App 登入的时间,确实是一项方便的功能。

更堆 Gmail 相关资讯》

  • 用 Gmail 预约排程寄信!Mac 上也能指定时间寄信的方法
  • Gmail 未读信件找不到?用这 3 个快速找出未读信件的方法
  • Gmail 已读全部未读的信件,让所有信件一键变成已读取
  • iOS 14 可以把预设开启的「邮件」App 改成 Gmail 了

如果想知道更多关於 Apple 的消息、教学、小技巧或是科技新知,欢迎大家点击以下任一 LOGO,追踪我们的 Facebook 粉丝团、加入官方 Line 帐号、订阅 IG 以及 Telegram。

      

 

分享此文:

NVIDIA 精准刀法再出手, RTX 3080 再推出 8,960 个 CUDA Core 与 12GB GDDR6X 版本

NVIDIA 在 CES 宣布了桌上型的 RTX 3050 与 RTX 3090 Ti 还不够,稍早又悄悄公布 RTX 3080 新增 12GB RAM 的延伸版本,除了记忆体提升到与 RTX 3080 Ti 同级的 384 bit 12GB GDDR6X 以外, CUDA 的数量也自 10GB 版本的 8,704 个提升到 8,960 个。目前官网并未包括NVIDIA 的创始版,推测应该 RTX 3080 12GB 可能仅有板卡厂版本,从目前台湾通路的板卡厂自制卡报价来看, 12GB 版 RTX 3080 相较相同等级的 10GB 版 RTX 3080 约多出 5,000 元、比起 RTX 3080 Ti 低 4,000 元。

▲官网列出的 RTX 3080 12GB 版与 RTX 3080 10GB 、 RTX 3080 Ti 规格差异

RTX 3080 12GB 版本相较 RTX 3080 10GB 有着相同的 Boost Clock ,不过因应核心数量增加, Base Clock 稍降到 1.26GHz ,比起 RTX 3080 Ti 的 1.37GHz 更低,不过记忆体则与 RTX 3080 Ti 看齐,为 384bit 的 12GB GDDR6X 。总之显示卡的规格甚麽地都如浮云,能用官方建议售价买到才是真的…

爆料消息暗示《霍格华兹的传承》上市时间可能比粉丝预期的还要更快

改编自《哈利波特》系列的全新开放世界角色扮演游戏《霍格华兹的传承》(Hogwarts Legacy) 打从公开以来就受到了全球粉丝的瞩目,虽然本作至今都还没有揭露确切的上市日期,但根据最新的外流消息,粉丝们似乎并不需要等待太久的时间。

《霍格华兹的传承》能够让玩家创作出属於自己的巫师角色,在广大的巫师世界中展开一段身历其境的冒险故事,并且带来一段设定在 19 世纪原创故事,比《哈利波特》正传系列还要早上了一个世纪。当玩家能够从霍格华兹的四大学院中做出选择,并且在钜细靡遗的霍格华兹学院中自由探索。参与各种不同的课程,藉此学习各种法术和技能,完整重现了《哈利波特》系列本身的设定。

这款游戏的消息早在 2020 年内就已经正式公开,当时华纳兄弟原本预计要让这款游戏在 2021 年内上市,但到了 2021 年 1 月,开发团队无预警宣布本作将会延期至 2022 年内上市,而实际的上市时间目前仍然是个谜团。就在最近,华纳兄弟曾暗示过《霍格华兹的传承》最快得要等到最新前传电影《怪兽与邓不利多的秘密》(Fantastic Beasts: The Secrets of Dumbledore) 上映後才推出,也就是 2022 年 4 月 15 日。

而根据推特用户 AccountNGT 的爆料,《霍格华兹的传承》实际的上市日期可能比粉丝们预想中的还要更早。这位爆料者表示开发团队 Avalanche Software 目前正在雇用一位「在地化制作人」(Localization Producer) 来参与《霍格华兹的传承》的制作,协助制作团队进行在地化等工作。除此之外,AccountNGT 还声称这款游戏很有可能将会在近未来正式发售。另一间名为 Sumo Digital 的开发商目前似乎也正在协助 Avalanche Software 进行开发,这可能会大幅加快《霍格华兹的传承》的开发速度。

虽然 Avalanche Software 目前还没有向玩家们揭露太多关於《霍格华兹的传承》的细节,但这款游戏对於全球各地的《哈利波特》粉丝来说很有可能将会成为一款如同美梦成真一般的作品。像是能够以第三人称视角探索整座霍格华兹学院,或是让玩家们能够尽情表现自我的角色创作系统,无论是性别 (或跨性别)、体型、脸型、声音,甚至是「代词」都能够自由选择。

对於华纳兄弟来说,《霍格华兹的传承》当然也会是今年最重要的游戏作品之一,即使目前迟迟尚未公开上市日期。虽然就只是一个传闻,爆料者 AccountNGT 认为玩家们并不需要等待太久的时间就能够玩到这款开放世界新作了。如果华纳兄弟和 AccountNGT 的说法皆属实的话,考虑到《怪兽与邓不利多的秘密》的上映时间,玩家们可能会在 2022 年中旬看到《霍格华兹的传承》的上市。